联系我们 | 更多分站 您好,欢迎来到德州市德城区辉都孵化设备厂!
全国咨询热线18053445525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8053445525

德州市德城区辉都孵化设备厂

公司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工业园

联系电话:0534-8389681

公司邮箱:1308507980@qq.com

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养殖技术-白鹅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30 16:03:31点击:1301

信息摘要:

鹅属于食草水禽类动物,食道宽大,肠胃消化力强,耗粮少,以青绿饲料为主,精饲料为副,食草产肉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养鹅设备简单,投资少;种草养鹅及放养或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鹅方式,适合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规模养场旁边应有河流、池圹、沟溪等水源,水流稳缓,水深1米左右,供鵝水上活动。
    鹅的饲养一般分为雏鹅、中鹅及育肥鹅阶段,若留作种用的加种鹅阶段。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的关键。

鹅属于食草水禽类动物,食道宽大,肠胃消化力强,耗粮少,以青绿饲料为主,精饲料为副,食草产肉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养鹅设备简单,投资少;种草养鹅及放养或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鹅方式,适合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规模养场旁边应有河流、池圹、沟溪等水源,水流稳缓,水深1米左右,供鵝水上活动。
    鹅的饲养一般分为雏鹅、中鹅及育肥鹅阶段,若留作种用的加种鹅阶段。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的关键。
    一、雏鹅饲养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抗病力差。所以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
   (一)育雏
    1、自温育雏。在养鹅数量较少的农户普遍用此方法育雏,用稻草编成箩筐,内铺垫草等保暖物,将雏鹅放在筐内利用自身散发出的热量来保持育雏温度。在室温15℃以上时,白天可将1-5日龄的雏鹅放在30厘米高直径1米左右的铺有柔软垫草的小栏内,每栏养20-30只,晚上放回草筐内。若室温低于15℃,除每日定时喂饲外,白天、晚上均放在草筐内。5日龄以后,视气温情况逐渐缩短雏鹅在筐内的时间。
    2、育雏室地面育雏。规模饲养常用此方法育雏。在进雏鹅前2-3天,对育雏室进行消毒;饲料盆、饮水器等用具先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草应在阳光下曝晒1-2天。装置供暖设施,进雏前1天试温并给温,以保证达到所需温度。
   (二)饲养管理 
    1、保温防湿。育雏室温度周28-26℃,第二周26-24℃,第三周24-21℃,第四周21-18℃,此后可脱温。掌握温度原则:小群略高,大群略低;弱雏略高,强雏略低;夜间略高,白天略低。相对湿度处在60-70%之间。
2、密度与分群。饲养密度(中型鹅)每平米饲养:1周龄10-15只,2周龄8-10只,3周龄6-8只,4-6周龄4只,7周龄以后3只。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一般每群80-100只,对弱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整齐度。3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300-400只。
3、光照时间与强度。1周龄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灯泡高度离地面2米;2周龄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瓦灯泡;3周龄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灯泡;4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可弱光照明(每平方米0.3瓦灯泡)。
    4、开饮与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或见三分之二雏鹅欲吃食时),先开饮后开食。水温以25℃左右,饮水可用0.05%高锰酸钾水或5-10%葡萄糖水等,也可用清洁饮用水。开食在开饮后半小时进行,可用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开水洗去粘性)加切细的嫩青绿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小料槽内,引诱雏鹅自由采食。
    5、舍饲。日喂次数:1-2日龄喂6-8次,3-10日龄喂8次,11-20日龄喂6次,其中夜间各喂2次,20日龄以后喂4次,其中夜间喂一次。饲料配比:10日龄前精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1∶2-4,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10日龄后精青比为1∶4-6,青料精料可混合喂。精料可用小鸡料,自配料应添加矿物质补充磷钙。
    6、放牧与放水。春季雏鹅在1周龄后就可以放牧和放水,冬季要2周龄左右。次放牧和放水要选择晴朗天气,先放牧后放水,放牧时间不超过1小时,放水时间不超过10分钟,放水后要待羽毛干后才可赶入鹅舍。随着日龄时增大,逐渐延长放牧和放水时间。3周龄后,天气晴暖,可整天放牧。为满足营养需要,应适当补饲精料。
二、中鹅(青年鹅)饲养
30-70日龄为中鹅,俗称仔鹅,公母分群饲养。作肉用仔鹅应充分饲养、自由采食。若作种鹅饲养则要适当控制生长,在70日龄前后进行后备种鹅预选。
    30-60日龄的中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消化能力都増强了,可采取以放牧为主,放牧初期,天热时上午早放早归,下午晚放晚归。天冷时则上午迟放迟归,下午早放早归,随年龄增长慢慢延长放牧时间,此时鹅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为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晚上要补喂饲料,夜料在临睡前喂给,以吃饱为度。到60日龄时采取舍饲短期肥育,以达到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率。自由采食,日喂三次,夜间一次,用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混喂,育肥后期改为先喂精饲料后喂青绿饲料。要限制鹅的活动,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让其尽量多休息,使体内脂肪迅速沉淀。为保持鵝体清洁,可隔天放水20分钟。同时,要强弱分群,照顾弱群。育肥15天左右可出栏上市。
    规模养鹅一般都采用全舍饲饲养,即关棚饲养。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0.8%。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在50日龄时转为育肥期饲养,育肥前期饲料配比为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麸)30%;育肥后期饲料配比为青料10%,精料80%,粗料(糠麸)10%。育肥2周即可上市。
三、种鹅饲养
    留作种用的鹅应经过3次选择,次选择28日龄进行,.第二次选择 在70-80日龄进行,第三次选择 在150-180日龄进行。把体型大、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选留公母比例为大型鹅种1∶3-4,中型鹅种1∶4-5,小型鹅种l∶6-7。
   (一)育成鹅饲养
    70-80日龄至开产前为种鹅的育成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种鹅进行限制饲养,以达到适时的性成熟为目的。饲养管理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
    1、生长阶段。指80-120日龄这一时期,中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控制饲养,应逐渐减少喂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逐步过渡到控制饲养阶段。
2、控制饲养阶段。从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控制饲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行定量饲喂,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二是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曲酒糟、啤酒糟等)。但要根据鹅的体质,灵活掌握饲料配比和喂料量,能维持鹅的正常体质。控料要有过渡期,逐步减少喂量,或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要注意观察鹅群动态,对弱小鹅要单独饲喂和护理。搞好鹅场的清洁卫生,及时换铺垫草,保持舍内干燥。
    3、恢复饲养阶段。控制饲养的种鹅在开产前50-60天进入恢复饲养阶段(种鵝开产一般220日龄左右),应逐步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为宜。经20天左右的饲养,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限制饲养前的水平。这阶段种鹅开始陆续换羽,为了使种鹅换羽整齐和缩短换羽的时间,可在种鹅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工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羽后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公鹅的拔羽期可比母鹅早2周左右进行,使鹅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
   (二)产蛋鹅饲养
    1、产蛋前期。开产前15天对母鵝逐只进行小鵝瘟疫苗注射(提高母原抗体)。调整饲料营养,从开产前3周开始由育成期饲料逐渐过渡为产蛋期饲料,精料青料之比为7∶3,白天以青料为主,晚上喂精料为主。增加光照时间,从开产前20天开始,逐渐增加每日的人工光照时间,使种鹅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到14小时,开产后每周增加半小时,达到每天光照16-17小时止,以后维持到产蛋结束。光照强度按每平方米5-6瓦灯泡(带罩)、高度离地2米计算。为提高受精率,要及时调整好公母的配种比例,公母比例视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1∶5-10,并做好配种的各项工作。设置足够的产蛋箱,大群放牧饲养的可在鵝棚附近塔建产蛋棚;舍饲鵝群在圈内靠墙四周放置产蛋箱(每5只鵝1个产蛋箱计算)。
2、产蛋期。饲养管理重点是提高种鵝的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   
   (1)饲喂。由于种鹅连续产蛋的需要,消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17-18%,有利于提高母鹅的产蛋量。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全舍饲日喂3-4次,其中晚上喂1次,日喂精料150-200克左右,同时供给大量青料(先喂精料后喂青料)。放牧日补饲3次,其中晚上1次,日补喂精料120-150克左右,并加适量青料。提供精料是否适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如鵝粪粗大、松软呈条状,轻轻一拨就分成条几段,说明精料青料比例适合;若鵝粪细小结实,断面呈粒状,则青料较少,精料过多,应增加青料喂量。否则容易导致鹅体过肥,产蛋量反而不高。如果鵝粪色浅而不成形,排出即散开,说明补饲用量过少,营养物质跟不上,应增加补饲量。
   (2)配种。种鵝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行,交尾时间多在早、晚,中午较少,因此要掌握好放水时间;如果早上放牧,先将种鵝赶下水中,嬉水交配,以提高受精率。公鹅有格斗争雄的行为,要防止相互啄斗致伤而影响配种。公鹅有择偶性,公母鹅的组配要尽早,对择偶性强的公鵝应及时隔离1个月左右,使其忘记与之固定配种的母鹅,有利于提高受精率。人工辅助配种也可以提高受精率,但工作量很大。采取人工授精是更好的方法,可大大减少公鵝饲养,提高养鹅效益。
   (3)调教。开产时可有意训练和调教母鹅在产蛋箱或产蛋室产蛋的习惯,以减少拾蛋麻烦和丢失鵝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左右,个别的鹅在下午产蛋。因此,产蛋鹅上午10时以前不能外出放牧,在鹅舍内补饲,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上午放牧的场地应尽量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新开产鵝往往不识产蛋窝箱,如发现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有觅窝的表现,应将母鹅送到产蛋窝内。发现有鵝在舍外产蛋时,应及时将鹅和蛋一起带回鵝舍的产蛋箱内,以调教养成舍内窝箱产蛋的习惯。
   (4)种蛋收存。要勤拾蛋,钝端向下存放,蛋表面清洁(不能水洗)消毒,存放在温度10℃、相对湿度65-75%的蛋库内。
   (5)控制抱窝。我国许多鹅种在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抱窝性,在一个繁殖周期中,每产一窝蛋(8-12个)后,就要停蛋抱窝孵小鵝。在人工孵化的情况下,抱窝对产蛋有较大的影响。一旦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喂料2-3天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麸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使其体重不过于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复产蛋。也可使用 “醒抱灵”等药物,发现母鹅抱窝时,立即服用,有较明显的醒抱效果。
    3、休产期。鹅一年的产蛋期一般为7个月左右,除品种外,气候不同,产蛋期也不一样,我国南方集中在冬、春两季产蛋,北方则集中在2-6月初。休产期的种鹅应以放牧为主,日粮改为育成期控制阶段日粮,既降低饲养成本,又促使种鵝消耗体内脂肪,以利于换羽。在休产期,为了缩短换羽的时间及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其方法是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停止人工光照;停料2-3天,只提供少量的青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第4天开始喂给由青料加糠麸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第10天左右试拔主翼羽和副翼羽,如果试拔不费劲,羽根干枯,可逐根拔除,否则应隔3-5天后再拔,最后拔掉尾羽。拔羽后3天内鹅群应圈养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不能让鹅群下水,防止细菌感染而引起毛孔发炎。此后一段时间内还应防止雨淋和烈日曝晒。在强制换羽期间,公母鹅必须分群饲养,公鹅的强制换羽应比母鹅提早2周。拔羽后应根据羽毛生长情况酌情补料,在主、副翼羽换好后,即进入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四、主要疾病防治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无易感性。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及雏番鸭。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本病经消化道感染,与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通过蛋壳将病毒传给孵化器中易感雏鹅和雏番鸭造成本病的传播。该病毒的抵抗力强,在65℃经 3小时、在PH为3.0的37℃溶液中经1小时的作用下,仍能保持其感染性。对氯仿,乙醚和多种消毒剂不敏感,在-8℃冰箱内能存活10年以上。
    1、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雏鹅感染本病时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和病程长短有较大差异。1周龄内雏鹅发病常呈最急性型,往往无前期症状,一发现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即死亡。在第2周龄内发生的多为急性型,病鹅表现精神萎顿,缩头,行走困难,食欲减退,进而废绝,严重腹泻,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气泡的稀粪。呼吸困难,喙的前端色泽发绀,眼鼻端有浆性分泌物,病鹅临死前常出现头颈扭转、两脚麻痹、全身抽搐等神经症状,病程1-2天。2周龄后发病的病程稍长,一部分转为亚急性型,以精神萎顿,拉稀,消瘦为主要症状。病死率一般在50%以下。大部分耐过鹅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为生长受抑制,羽毛脱落。少数病鹅还可以自然康复。
   (2)根据病理剖检:最急性型病例病变不明显,除小肠粘膜充血或出血,胆囊肿大外,其它器官一般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性败血变化。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尤其是靠近回盲部的肠段呈现典型的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的变化,肠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的假膜,堵塞肠腔,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实,状如香肠。剖开栓子,可见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的肠内容物。有的病雏鹅小肠内会形成扁平带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亚急性型更易发现上述特有的变化。其余的病变还有肝脏肿大、呈深紫色或黄红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暗绿色胆汁等。有的病雏鹅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明显变化,脑膜及实质血管充血并有小出血灶。
    根据本病仅引起雏鹅、雏番鸭发病的流行特点,结合严重腹泻与神经症状的出现以及小肠出现特征性的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来确诊。
    2、防治
本病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除采取常规的卫生防疫措施外,主要依靠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目前多使用小鹅瘟弱毒苗用于种鹅和雏鹅的免疫接种。种鹅于开产前15天左右,皮下或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2-4头份,可使孵出的雏鹅得到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种鹅免疫4个月后,雏鹅保护率有所下降,种鹅必须再次免疫。如种鹅未经免疫,应对出壳48小时内的雏鵝进行免疫接种,通常每只1头份,进行皮下注射,免疫后7天内严格隔离饲养。对于发病初期的病雏鹅每只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1毫升也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二)鵝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是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各种年龄都会发病,主要发生于15日龄至60日龄的雏鹅,鹅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短,康复少。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能通过种鹅蛋传染。各种品种的鹅均会感染发病,与病鹅同群的鸡会发病,而同群的鸭未见发病。该病毒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物都能杀灭。
    1、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委顿,两肢无力而蹲地,饮水量增加。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尤其在饮水后更明显,10日龄左右雏鹅常出现甩头现象。病初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一般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30-,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一般于病后6-7天开始好转,9-10天康复。
   (2)根据病理剖检:特征性病变主要在消化道。食道粘膜特别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的结痂,剥离后可见斑点或溃疡。部分病鹅的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肠道粘膜上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大小至小蚕豆粒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痂,剥离后呈出血性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明显出血,盲肠和直肠粘膜上有同样的病变。肝肿大,淤血,质地较硬。脾脏肿大,有芝麻粒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部分病例心包有谈黄色积液。
    本病的初期症状和病变很似小鹅瘟,易与小鹅瘟混淆误诊。
    2、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目前无疗效较好的治疗药物,只有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鹅群一旦发生本病,立即将病鹅隔离或淘汰,死鹅深埋,彻底消毒,以消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
    本病俗称蛋子瘟,又名卵黄性腹膜炎。是大肠杆菌引起母鹅产蛋期间发病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很高,所以群众俗称为“蛋子瘟”。特征是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最后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本病常在产蛋鹅中流行,一般是产蛋初期零星发生,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非产蛋期间不易感,一旦发病,常造成母鹅成批死亡。公鹅在任何季节都易感,并可通过交尾传染,一般不会因本病而死亡,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
    1、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母鹅群在开始产蛋后不久即发现有部分母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离群,下水后在水面上飘浮,仔细检查时,可见病鹅的肛门周围沾着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最后病鹅完全不吃、失水、眼球凹陷,衰弱而死亡,病程3-7天,少数病鹅能自愈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患病公鹅症状较轻,仅在阴茎上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病重的在阴茎表面分布有芝麻至黄豆大小的坏死灶,阴茎脱垂外露不能缩回泄殖腔。
   (2)根据病理剖检:母鹅主要变化为卵黄性腹膜炎,剖开腹腔,可见腹腔中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坏的卵黄,腹腔器官表面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发生炎症,并有出血点,肠管相互粘连。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褐色或酱色等,有的卵子皱缩。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如果时间过长即凝固成硬块。输卵管粘膜发炎,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
  2、防治
    平时加强鹅群的消毒卫生措施,定期消毒。发现病鹅应立即隔离治疗。用链霉素肌注,每只5-10万单位,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或用土霉素每千克体重35毫克,拌料,连喂5天。或用复方敌菌净每千克体重20毫克,或按0.02%混入饲料作预防用;每千克体重30毫克或0.03%混入饲料作治疗用。
 在本病流行区用鹅蛋子瘟灭活菌苗(鹅大肠杆菌灭活菌苗),对每只母鹅在产蛋开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后5个月仍有95%的保护率。对已发病鹅群也可注射菌苗,每只肌注1-2毫升,7天后即能迅速控制本病的流行和发生。


本文标签: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05344552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534-8389681

二维码
线